2012年10月27日星期六

印度史简纲 3

8. 公元300年,印度进入了笈多(Gupta)王朝,它的创始人罗摩的生平不详,但这个王朝确是印度的黄金时代。公元400年,印度已经拥有了先进的冶铁技术,能用6千公斤的纯铁锻造35英尺高的铁柱,即今天德里的钱德拉铁柱;印度还有先进的数学,他们发明了数字0;公元500年,印度科学家阿雅巴它(Aryabhatta)通过观测证明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他还提出了Pi的概念,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与今天的计算值(24900英里)几乎一致。

9.公元900年,笈多王朝覆灭,Cholan王朝继承了印度文明的衣钵,但其领地只在印度南部及印度洋上的小岛。笈多王朝信封罗摩神(Rama),而Cholan王朝则信奉湿婆(Shiva)。与我们对一般印度人的映像不同,Cholan人喜欢用铜板记录历史。Cholan王族一直延续到近体那,他们在1947年失去权利,但王宫依旧。Cholan王朝统治南印度300年,他们甚至在爪哇、印尼都设立了殖民地;他们修建的水坝至今还在使用。

10. 公元1000年,来自阿富汗的伊斯兰帝国君王默罕默德.伽色尼(Mahmoud of Ghazni)占领了木耳坦(Multan,今天巴基斯坦境内),并以此为基地对印度北方进行了持续的劫掠。公元1192年,土耳其人也加入了入侵的队列,最终伊斯兰军队占据了印度北方,包括印度首都德里,从此他们自称德里苏丹。公元1525年,帖木儿帝国的末代皇帝Babur兵败于乌兹别克人,率领残部进入印度,以开伯尔为基地继续深入,他们实际上是突厥人,但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因此被成为莫卧儿人(即Moghul,蒙古人)。经过5次战争,1526年4月,Babur用架上战车的大炮轰击敌军的新战法,以五分之一的兵力战胜了德里苏丹,从此开启了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帝国——莫卧儿王朝。Babur死后,其子Humayun被其父亲征服的敌人流放,在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之时莫卧儿人的领地被局限在坎大哈、拉哈尔和德里周边。Humayun的儿子Akbar继承王位后,通过征战重新打败了爷爷的敌人。但他没有像以往的伊斯兰征服者那样试图彻底毁灭本地宗教。相反,Akbar大帝鼓励各种宗教和教派共存共荣,今天在印度还拥有大量信众的锡克教就是在16世纪Akbar大帝统治时期创立的,同期伊斯兰教也更加温和地在印度扩张。Akbar甚至邀请基督教在内的世界各大宗教领袖到印度讨论各种宗教的共同点,连伊丽莎白一世都写信给Akbar称赞他的仁慈宽厚。莫卧儿帝国进入了鼎盛,据说当时印度的GDP全球第一。Akbar大帝死后,其后裔骄奢淫逸,泰姬陵就是在那时建立的,在持续了330年的统治后,最后被英国殖民者灭亡。

2012年10月22日星期一

印度史简纲 2

5. 公元前500年,恒河流域兴起了一系列王国和城市。这一时期,智慧之士纷纷涌现,他们的思想绵延至今,影响了全世界,道德、伦理和人道的曙光第一次照进文明的核心。譬如希腊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中国的老庄、孔子、韩非子,以及印度的佛陀。从此,人们不再诚服于强权和暴力,而选择服从理性和道德。

Varanasi是恒河流域最著名的印度教圣城。印度教的核心之一就是人生而不平等,且生生世世永不平等。这种观念的重要制度——种姓——至今仍然留在印度,成为印度文明抹不去的伤疤。2500年前,一位印度的王子Gautam开始质疑这样的制度,他旅行了6年走遍印度,追寻真理,最后来到菩提伽亚(Bodh Gaya),在这里他先后尝试了各种修行方法,包括苦行。最后,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人要给他铸金身来护佑他的信徒,但佛说:菩提树给我遮风避雨,让我能思索真理,她也一定能为其他追寻真理之人提供庇护。

佛在菩提树下悟出了四圣谛,简单而言就是:人生存则本质是苦难,苦难由人对内心和外界的欲望所造成,从欲望中解脱是脱离苦难的唯一方法,而内心的解脱才是真正的解放。实践四圣谛的方法是八正道,包括尊重生灵、怜悯、真理和非暴力等。方法并不特别,但佛的目标却为这些普通的方法融入了无与伦比的伟大情操,他要让所有印度人民都从无尽的等级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获得新生,不受苦难。佛步行几千里,从Bodh Gaya来到Varanasi郊外的Sarnath(鹿野苑)。途中,他结识了最早的5位朋友和信徒。并在鹿野苑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他们,这就是佛史中所说的首次说法(转法轮,使真理之轮转动起来)。之后的45年,佛到处传道,开始了他与充满不平等的印度制度的抗争。最后,他来到Venunara Rajgir(王舍城)。当地的国王接受了他,将一座竹园赐于他讲法,并建造了伽蓝陀寺(Karanda Tank),每年佛外出传道后,都会再次回到这里。

佛教是一种纯道德的体系,同时却是无神论者。佛认为对神的崇拜本身就是一种欲望的表现。这使得佛教在印度这个遍布无数神氏信仰的土地上没有得到广泛流传,倒是在遥远的东方,被一群具有辩证思想的玄学家发扬光大。传说公元前486年,佛已经80岁了,他预感到即将过世,便开始向北旅行,想要回到故乡。当佛走到Kushinagar(拘尸纳迦)时,实在走不动了,就要圆寂,他向铁匠施舍了一些猪肉(佛其实是吃荤的),吃完就倒下了,弟子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他说:我的教义已经传布,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最后,圆寂之前,佛说:万物皆有一死,当勤奋努力。

6. 佛死后不久,公元前331年10月1日,在今天伊拉克的Gaugamela村发生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场战争,大约有15到20万人参战。这场战争毁灭了原来的超级大国,创造了一个新兴的世界帝国。亚历山大——当时只有25岁的马其顿王——打败了横跨欧亚、统治印度河流域的波斯皇帝大流士。然后,他继续东进,公元326年9月初,亚历山大进军到印度旁遮普邦的Amrista停下来。年轻的Chandragupta Maurya(旃陀罗笈多)参见了这位来自地中海的帝王,并被他的魅力折服。亚历山大死后,Chandragupta将西方人赶出了印度,进一步巩固了疆土,那时的边界已经和今天的印度相仿,印度进入了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孔雀王朝。公元前300年,希腊人出使印度,带回了对印度新都Petna的印象:广阔的地域上分部着118个民族,首都沿恒河绵延10英里,绕成一周22英里,国王的军队有40万人,3000头战象。Petna后来成为印度的7朝古都。正当旃陀罗处于人生顶峰时,却突然出家做了耆那教的教徒。他离开古都,来到Shravanabelgola山中修行。为什么旃陀罗会在鼎盛时出家?没有确切的记载。据传说,当时印度蔓延饥荒,旃陀罗求助于耆那教导师,很快就放弃王位出家希望通过追求真理求得解脱,最后在Shravanabelgola山洞中把自己饿死了。

不知道是因为家族的遗传,还是民族的传统,旃陀罗的孙子Ashoka(阿育王)最终也折服在佛教的教义下(虽然并未出家)。在一场杀死了10万人的战争中,阿育王突然觉悟,决心不再以武力统治国家,而只用信念来凝聚人心。他在全国各地竖起了舍利塔,在将法令刻在法轮之下,他说不仅要爱人,还要爱一切生命。发令规定不得随意屠杀一些动植物,这时世界上第一步设计动植物保护的法令,他还动用了类似警察的力量确保法令执行。发令还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非暴力的原则。后来,这一原则被现代印度国父甘地所奉行,印度独立后阿育王的法轮成为了印度国旗上的标识。阿育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奉行精神而非暴力统治的国家。

7. 孔雀王朝时期,一种新的造船技术从罗马传到印度阿拉伯海沿岸。人们先造船的外壳,用铆钉连接后便牢固异常,可经受海上的大风暴。然后,再搭建龙骨。凭借着,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便利,印度与罗马的商船建立了海上商路。罗马需要印度的香料,譬如Spice和Ginger,印度则需要黄金。

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汉朝的鼎盛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而汉武帝对匈奴的强硬政策,使得匈奴人大量西迁。大量西域国家则被匈奴人赶往更加要约的西方,其中有一支被中国人成为大月氏的民族,西迁到了阿富汗喀布尔,他们自称贵霜。大月氏的色伽王凭借对丝绸之路的控制,逐渐强大起来,他接受佛教为国教,同时对其他宗教也持宽容态度,并逐步向北印度扩张,定都白沙瓦,而后一直进入孟加拉湾,这就是印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贵霜帝国。就这样,当时哈德良国王统治着西方的罗马,中国人统治着东方,而贵霜帝国则占据着世界中央。

印度史简纲 1

1. 1亿8千万年前,印度还只是古地中海中的一座岛,几千年来它一直向北漂移,5千万年前,它撞上了亚洲大陆,造就了世界屋脊。

2. 7到8万年前,原始人走出非洲,沿今天的阿拉伯海岸到达印度南端,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印度科学家在印度南端卡拉拉邦(Kerala)发现,由于南端地区重未受到入侵,因此当地的婆罗门还保留着口耳相传祷文的古老方式,这是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延续传统的方法,而祷文的含义依然是一个迷。

而最南端伸入印度洋的搬到泰米尔纳德(Tamil Nadu)邦,印度马杜赖(Madurai)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当地村民的DNA进行检测,这里依然保留着表兄妹婚媾的习俗,令一些古老的基因标记得以保留。研究结果令人震惊,所有村民都拥有M130基因,这证明他们的祖先都来自非洲。

3. 5500年前,随着农业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口,印度河流域诞生了印度历史上最早的城市群文明。

1921年,在今天巴基斯坦境内旁遮普邦(Punjab)的Harappa小镇,英国和印度考古学家发现了哈拉帕(Harappa)古城,它位于印度河一条支流沿岸,巨大的城墙和错落有致的房基显式,这里曾居住着大量人口。而这只是当时印度河流域众多城市中的一座。当时,埃及正在建造金字塔。中国的轩辕黄帝即将第一次统一中国。

4900年到3900年前,印度河流域的城市群发展到了鼎盛,考古学家称其为哈拉帕文明时期。根据考古发现的房屋和街道数量推测,仅哈拉帕城就居住着大约20万人。

1922年,人们在巴基斯坦南部沿海地区又发现了一座古代的超级都市Mohenjo-Daro,它沿河口而建,一直衍生到阿拉伯海,因商业而发达,它的商船经波斯湾到达阿拉伯,经营着象牙、柚木和青金石,堪称青铜器时代的Manhattan。现在,我们知道这2座城市都是一个大帝国的领地,帝国疆域从喜马拉雅山一直衍生到阿拉伯海,比今天的巴基斯坦还要大,有2000多座城市,500万人口,是当时的超级大国。

经过几个世纪,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消亡了,至今这还是一个迷。除了特殊的通商地理位置,印度河流域城市和人口的繁荣的根源却是得益于当地的气候,暖湿空气沿喜马拉雅山脉攀升时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于是形成了印度次大陆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带来了雨水,滋润了大地、河流和农田。丰富的物产使得人们有足够的剩余物资和劳动力从事商贸。然而,3500年前季风气候逐渐减弱,河流干涸或改道,最终导致了哈拉帕文明的消失。而人们则向东迁徙,进入今天的印度,恒河文明,曙光乍现。

4. 然而,恒河文明却与哈拉帕文明存在极大的不同,似乎哈拉帕文明根本没有影响过印度,这就是所谓印度文明中的断代。然而,3500年前的一种古老语言——梵文,也是今天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地几乎所有方言的祖先,却悄悄记录了这段被遗忘的故事。

1786年2月2日,亚洲学会创始人William Jones在学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讲,与之前的学者一样他发现梵语、拉丁语、希腊语、英语、威尔士语都很相像,譬如父亲一次,希腊语和拉丁语均是Pater,梵语是Pitar;母亲在希腊语中是Mater,拉丁语是Meter,梵语是Matar。而梵语中马的词根aszwa,与立陶宛语中马的词根完全一样,因此Jones推测,这些语言都来自同一祖先。黎具吠陀经(Rig Veda)——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至今还在婆罗门家族中口耳相颂。它用梵语写就,记录了北方一个好战部落的崛起,他们自称Aryans(亚利安人)。吠陀经为Jones的推断提供了一些线索。据其记载,亚利安人的神不起源于印度河流域,他们最重要的神是Indra(因陀罗),即雷神和雨神;他们饲养马,并使用四轮马车,而印度河流域没有马;另外他们曾经穿过阿富汗边境的Swat(也称为Suvastu)河和Kabul河向东迁徙,这是他们第一次向东迁徙。亚利安就是优雅的意思,也就是文明的、社会的。

根据吠陀经记载,亚利安人东迁后最早定居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在Kabul河流域作战,在Swat河放牧,也就是现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吠陀经说,亚利安人宗教仪式中常用一种叫Soma的圣酒,它用山中的植物酿造,这种植物没有叶子和果实,只有褐色的长枝条,味苦,捣碎后再进行蒸馏。而阿发汗的白沙瓦还有这种植物和酒出售。吠陀经还记载,适量食用Soma能让人反应敏捷,头脑清晰;但过量食用会头晕、恶心;现代科技证明,Soma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素。Soma无法在潮湿的平原生长,因此不是印度的植物。这是亚利安人非印度人的又一佐证。

吠陀经没有明确亚利安人的来源,但似乎暗示他们来自更遥远的西方,在阿富汗绵延不绝的山脉的另一边。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地处古丝绸之路,Gunur Tepe沙漠本是一处绿洲,与Harappa和Mohenjo-Daro在同一时期变得干旱。俄罗斯考古学家Victor Sarianidi在这里发现了一处古老的遗迹,同时出土的有Soma、圣酒酒坛、祭坛,还有马和四轮马车,与吠陀经记载的非常类似。3000年前,这里有王宫,到处是寺庙,都属于Zoroastrian宗教——现在伊朗人祖先的信仰。而这很可能就是亚利安人向东迁移的一处落脚点。

许多学者认为,亚利安人发源于中亚腹地。9000年前,亚利安人的语言传到了土耳其,3000年前,传到伊拉克和印度。亚利安人在北印度河流域定居后,征服了当地人,发展了自己的文明。2000年前,亚利安氏族间为权利发生了战争,留下了梵文写就的《摩诃婆罗多》史诗,它是与荷马史诗同时代的杰作,都记录了因家族仇恨引发的战争。战争最终在俱卢之野(Kurushetra)结束。这是印度真实历史与神话时代的分水岭。《摩诃婆罗多》史诗记录了大约从公元前400年前到公元400年之间的印度故事。印度学者对其真实性一直都确信无疑。他们还为此寻找了一些证据,譬如史诗中记载的洪水的考古遗迹、出土的陶器、如今依然使用的地名等。虽然,现代印度人的基因中并未发现亚利安人的痕迹,之后三千年,又不断被外族入侵和统治,但亚利安人留下的信仰和传统却一直流传至今。

同一时期的中国人已经不再为神话痴迷,而极其热衷于记录事实,甚至包括君王、大臣以及普通百姓的起居饮食和只言片语,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使得我们清除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和缘起,但却缺少浪漫主义和创造的激情。而印度民族还不得不在历史的迷雾中追根溯源,探寻自己的根。